AI來臨的世代
做好『藝術教育』不被機器人取代

進入了二十一世紀,也是AI的年代,中國、美國、歐洲、日韓等相繼投入資源及發布重要的政策,以迎接挑戰。中國在2017年發表了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,將人工智能定為國家的方向,期望在2020至2030年間,人工智能技術、理論及應用能達到世界領先水準。另外,中國內地更有大學及中學推出人工智能課程,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及互動式學習等等,可知道中國在AI領域是積極而領先的。

相比之下,香港則好像較少關注人工智能對社會的影響,近年香港的教育積極推動STEM(科學 、科技 、工程和數學)創科教育,甚至嘗試加入藝術成分的STEAM(科學 、科技 、工程、藝術和數學),這是好開始。現在的教育應該把科學和藝術結合,才可以令學生面對未來新的挑戰。這裡的藝術不單單是學生畫畫及提升學生美感那麼簡單,學習藝術還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和創造解決問題的方式。

雖然現今『生成式AI』帶來了AI狂潮,不論是照片、圖片、音樂、影片、文章等,都可以找到相關的AI工具來幫助我們製作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內容作品。不過,人類的藝術創作是否備受AI的威脅呢?我們可以看看心理學家的研究。

視覺藝術的欣賞要素:「努力」和「敘事性」
有心理學家發表了論文,他們做了一個實驗,使用『ArtBreeder』這個AI工具製作了15幅實物畫及15幅抽象畫,再利用線上調查請實驗參與者針對這些畫作進行評價。雖然這些畫作全部都是由AI製作而成,但在實驗中,實驗者刻意將這些畫作標上『人工』和『AI』的標籤。結果顯示,如同許多過去的研究,實驗參與者們也具有『反AI』意識,他們無法分辨出哪些畫作是人工或AI繪製,而且通常更喜歡人工繪製的作品勝於AI的作品。

研究者也提出了其他向度的問題,例如有關『敘事性』方面,問了:『你能想像這個作品背後所要傳達的故事嗎?』有關『情緒』方面:『這個作品讓你有了多少內在情緒的反應?』有關『努力』方面:『你認為這個作品背後投入了多少心力?』有關『時間』方面:『你認為要做出這個作品需要花多少時間?』以及有關『意義』方面:『你在這個作品裡面發現了多少個人的意義?』

其中,敘事性和努力這兩個向度在感官層面的判斷能調節『人工/AI』的標籤效果。就是說當人類感受到作品背後的敘事性或是投注的心力時,對於作品的喜好評價比較能撇除該作品是否AI創作的影響。而研究者也在論文中提出,這個研究結果顯示了藝術作品所反映出的深刻人類經驗,即作品中所蘊藏的故事可能更具有價值,而這是人工智慧在不具有人類經驗之下的創作所欠缺的。

所有跟認知、勞力付出有關的工作,逐漸會被未來AI社會所淘汰或轉換。唯有感知察覺和創意表現,是人類勝於機器人的可貴能力。而藝術/美感教育,正可以啟動與帶入這樣的素養。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
探索更多來自 Teacher Collection 的內容

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,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。

Continue reading